特稿: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五年纪实

发布日期:2024年03月20日 08:43  阅读: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以来,山东农业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职员工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校党委、校行政的部署要求,自觉对照“六要”“八个统一”标准要求,以加强队伍建设为基础,以提升教学质量为关键,以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为抓手,从讲政治高度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取得突出成效。

一、近五年的工作举措

五年来,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全力支持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和思政课教学改革工作。成立了由党委书记、校长担任组长的思政课教学改革指导委员会,研究出台了《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实施意见》《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实施方案》《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规划暨2024-2025学科建设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全面落实了思政课教师岗位津贴、思政教师实践研修的文件要求,党委书记、校长、分管校领导多次亲临马克思主义学院调研指导工作,多次深入思政课堂听课了解教学实况,关心鼓励青年教师成长。党委书记亲自牵头推动思政课教改工作,校长、分管校领导以不同方式指导马院、马学科、思政课建设,对于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和发展产生了强大推动力。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强力支持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通过指导和加强班子建设、组织建设、队伍建设、思政金课建设等,帮助马克思主义学院补短板、强弱项,为教学改革、科研提升积蓄力量。各教学院部积极支持思政课改革,形成育人合力。教师队伍规模持续建强,办公条件全面改善,VR虚拟仿真实验室、资料室等建成投入使用;思政专项建设经费投入全面保障;马克思主义学科进入了学校学科建设梯队;马院组织建设得到了充实和加强,党建工作体系日益完善,党员在服务社会方面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彰显。

五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职员工认真贯彻落实“六要”“八个相统一”要求,推出系列思政课教学改革措施,构建“大思政”育人体系建设。

一是以教学改革为抓手,建优做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为核心的新时代思政课必修课课程群。制定思政课教学改革方案,坚持推进“基于问题导向的专题教学改革”,用好用足“周末理论大讲堂”等学习培训平台,组织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教师开展研讨会、集体备课等活动,推动各类课程相互支持、相互借鉴,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二是坚持推进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网络新课堂相结合。坚持开门办思政课,以“系统思维”构建思政课堂和社会实践、网络空间相互融合的思政教育大阵地。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校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团委、各教学院系全面联动配合,将思政教育与师生思想政治工作紧密融合、与学生第二课堂充分结合、与社会实践活动和网络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在开好开齐开足思政课的同时,积极利用校内VR虚拟仿真教学设施、校史馆、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博物馆、网络空间新阵地为思政课持续拓展教育空间;全面联合校团委、各二级学院协同推进寒暑期思政实践项目指导和大学生公开讲思政课的指导,实现校内思政小课堂与校外社会大课堂的协同,推动理论教学向实践教学拓展,用丰富多彩的社会大课堂增强思政课实效性。

三是全面打造行走的思政课、纪念馆里的思政课,与中共山东早期革命纪念馆、郭永怀纪念馆、原山艰苦创业教育基地、孔繁森纪念馆、王杰精神纪念馆等场馆合作共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形成“请进来”和“走出去”双向互动的联学联研联讲机制,为大学生开展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提供支持和保障。积极响应教育部号召,组织推进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建设,与学校驻地中小学结成协作组,定期开展教学研究、课程展示、思政实践活动,统筹推进大中小思政课教育教学、教师培训等一体化建设,实现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融通、资源互通,形成协同育人新格局。

四是坚持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中国故事。在校内开设了“中国精神”专题讲座,面向全体学生宣讲伟大建党精神、教育家精神、科学家精神等;推出了思政舞台剧“江山”,参加历届思政视频大赛,传承红色基因;创建了师生面对面讲坛,宣讲党和国家当下正在发生的变革实践和理论创新成果;举办学习近平著作、读马列经典读书会活动等,不断将理论学习和宣讲引向深入;学院教师成立理论宣讲团,依托新时代大讲堂,深入社区、企业、农村、地方政府机关等宣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文化思想等,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让红色中国故事走进基层、深入社区、扎根乡村,仅2023年以来就宣讲40余场次,产生了较大社会影响力。

五是坚持讲好农耕文化里的中国,服务乡村全面振兴战略。一方面以比赛项目、课内实践、暑期社会实践等为抓手,精心设计美丽乡村建设调研、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建设调研、乡土中国文化调研等专题,组织动员师生全面发掘、践行、宣讲乡村变革的伟大成就,增强师生文化自信;另一方面以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等为依托,形成特色育人项目,结合服务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组织开设了《中华农耕文明中的音乐之声》《黄河文化概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选修课程,组织编写《涉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探索》等标志性思政教辅读物,为讲好五千年农耕文明里的中国、讲好新时代中国贡献积极力量。

经过五年的探索,学院初步构建以“读”领学、以“研”助学、以“讲”固学、以“赛”促学、以“演”传学、以“行”增学、“六位一体”的实践育人格局。

二、近五年的建设成效

一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取得新动能。党委把方向、部门做指导、马院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工作体系全面建立。人、财、物保障要求全面落实。宏观层面的学科规划方向基本明确,微观层面的课堂教学改革全面起势推动。党建引领日益鲜明,班子队伍充满活力。学院党总支被评为省级先进党组织,党支部被确定为五星级党支部,在省级党建考核、思政考核等工作中为学校增光添彩。

二是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取得新成效。“概论”课被立项为省级思政“金课”建设课程,思政课教师先后荣获全国思政课教学展示比赛一等奖、省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思政课教学比赛特等奖、思政课教学设计比赛一等奖等省厅级及以上奖励36项,校级奖励10项,获批立项省级思政教改研究项目4项。教学改革有关做法应邀在全国同类高校教学年会上作典型介绍,得到同行肯定。《光明日报》《大众日报》、学习强国等媒体对学校的做法予以报道。

三是思政教师展现新作为。面对日益繁重的思政课教学任务和教材更新快的情况,广大教师认真备课,始终牢记总书记嘱托,把讲好、讲活、讲透思政课的学理原理道理作为目标追求,兢兢业业,求是上进,先后有3名思政课教师被评为山东省学校优秀思政课教师,近20名教师获评学校优秀教师、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

四是服务地方效能迈上新台阶。理论宣讲和服务地方工作从无到有,五年来组织开展理论宣讲近百场次,覆盖社区、村镇、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等群体,受众10余万人次,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学院习近平文化思想“三进”志愿服务队被山东省社科联立项为“五为”志愿服务重点项目。学院组织专家教授走进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齐河兄弟驾校等单位开展党建咨询服务,受到好评。

新时代呼唤新作为,新使命需要新担当。面对思政课建设的新要求、新期待,需要全体马院人的再努力、再鼓劲、再投入、再提升。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要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校党委书记张鸿波在学校召开的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五周年座谈会上讲话要求,持续推进“五个党建”文件品牌建设,持续推进“六位一体”育人体系建设,持续推进“基于问题导向的思政教学改革”,持续推进理论宣讲“三进”服务工作,为全面履行好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使命和责任,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打造更有朝气、更有活力、更有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学院、谱写新的更加美好的育人华章接续努力奋斗!


(撰稿人:周安忠;审核人:刘效楠;终审:周安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