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组织思政课教师赴延安等地开展党性教育研修活动

发布日期:2022年02月21日 10:47  阅读: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的指示要求,更好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加强党性修养,2022年2月17日至20日,由我院党总支书记兼院长赵斌同志带队,组织思政课教师赴延安、西安两地开展党性教育研修活动。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红色圣地。1935年至1948年,这片红色热土成为中共中央所在地。在这承载着红色历史的革命圣地,大家先后参观了凤凰山革命旧址、枣园革命旧址、杨家岭革命旧址、王家坪革命旧址、延安革命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参观了中共中央书记处及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故居,身临其境地感受党的光荣革命传统和历久弥新的延安精神,体会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艰苦的黄土地土窑洞中指挥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艰辛历程。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大家通过讲解员的讲解和一件件革命文物、一张张珍贵的历史照片,仿佛又置身于那段艰苦卓绝的战争岁月;延安桥儿沟革命旧址,是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旧址和鲁迅艺术学院所在地,84年前,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在此召开,进一步统一了全党的思想。在鲁迅艺术学院,大家重温了“抗日的现实主义、革命的浪漫主义”的感召,亲身感受红色文学艺术气息。在王家坪革命旧址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全体党员面对党旗,庄严举起右手,重温入党誓词,感受那一份来自革命历史的红色厚重。


 在西安,大家围绕着“西安事变”这一主题开展了研修。八路军西安办事处,在抗战的峥嵘岁月中,党在这里执行着统战工作、救亡运动、运送物资等重要任务。同时,这里也是无数爱国青年、抗日志士北上延安的中转站,被誉为 “红色驿站”。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依次参观了馆内旧址,深入了解许多革命先辈在这里度过的峥嵘岁月。在西安事变纪念馆,大家参观了“西安事变史实展”、“张学良将军生平陈列”等事变史实陈列室,更加了解了张学良、杨虎城将军的民族大义之举,重温了西安事变的全过程及中国共产党人在当时的环境形势下团结各族人民,取得最终胜利的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曾深情地说,每次来缅怀革命先烈,思想都受到洗礼,心灵都产生触动。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在我国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红色资源星罗棋布,在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百年奋斗的伟大历程中红色血脉代代相传。每一个历史事件、每一位革命英雄、每一种革命精神、每一件革命文物,都代表着我们党走过的光辉历程、取得的重大成就,展现了我们党的梦想和追求、情怀和担当、牺牲和奉献,汇聚成我们党的红色血脉。

 只有回望历史,才能更坚定地阔步前行。在延安、西安的党性教育研修活动中,大家时常被红色鲜活的历史所震撼。每一处旧址,每一件文物,都写满了英雄先烈们的赤诚热血和为了革命理想而奋斗不息的精神,唤起了大家对峥嵘岁月历史的追溯和对革命先烈们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加深了大家对于中国革命历史的理解,在思想上真正接受了一次爱国主义的洗礼。

 尽管战争的硝烟在时光中散尽,但党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的顽强奋斗的峥嵘历史,却跨越时间,依然闪耀着永不磨灭的红色光芒。大家纷纷表示,要以思想上的清醒自觉厚植理想信念之根,不断传承党的优良传统和老一代革命家的丰功伟绩以及延安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从中汲取宝贵的精神营养,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践行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党的伟大精神和光荣传统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激励我们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以此次党性教育研修活动为契机,将爱国情怀与思政课教学结合起来,传承红色基因,深耕思政课堂,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使命担当,不断创新思政课教学的内容、载体和平台,让学生在丰富的红色历史中真切体会和亲身感悟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打好立德树人鲜亮的底色,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赵斌书记特赋诗一首,作为本次研修活动的总结:

《七律·延安》

魂牵梦绕想延安,

终于望见宝塔山。

站在高原忆领袖,

红色基因代代传。


栉风沐雨十三年,

黄土窑洞谱华篇。

千秋伟业由此立,

人民永远是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