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清晨第一缕阳光轻抚王村镇的青石板路,经济管理学院2022级农林经济管理(公费)专业的五名实习生,已精神抖擞地开启新一天的基层实践征程。在这场与乡村治理深度交融的实习中,这群怀揣“三农”理想的年轻学子,用专业与热忱,在镇政府各部门的岗位上书写着属于公费农科生的奋斗篇章。

在综合执法指挥中心,实习生们化身乡村土地的“守护者”。他们不仅熟练掌握宅基地材料分类归档的严苛标准,更在海量土地资料的核对中,能精准辨别合法用地与违规占地的细微差异。“一份宅基地档案的差错,可能影响一户村民的切身利益。”实习生们在反复核对各村土地资料后深有感触,这让他们真切领悟到基层工作“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责任分量,更培养出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农财部的实习,则让学子们在数字与账本间穿梭,完成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蜕变。面对各村繁杂的收支明细,他们逐项核对、深入钻研,不仅将农村财务工作流程烂熟于心,更惊喜地发现理论教材与实际账目处理间的“微妙差异”。为了让账目更精准,他们积极学习调整核算方法,用灵活的实践智慧破解难题,在数字海洋中淬炼出扎实的专业技能。


农委筹备农业技术推广活动的经历,成为实习生们与农户“零距离”沟通的生动课堂。从资料收集到宣传方案设计,他们全程参与、亲力亲为。走访农户时,那些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在一次次用方言俚语耐心讲解中,化作了村民们脸上的理解与笑容。“原来政策宣传要接地气、有温度!”实习生们感慨道,这次经历让他们掌握了“用百姓的话说政策”的沟通密码,更懂得了基层工作中贴近群众的重要性。
综治部门的实习,让同学们在环境整治与邻里调解中,触摸到基层治理的温度与智慧。参与垃圾分类工作,他们严格执行标准,助力乡村环境焕新;调解邻里纠纷时,他们既坚守原则底线,又融入人情关怀,成功化解矛盾。“基层工作既要讲规矩,也要讲感情。”这让他们对基层工作的复杂性与艺术性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从初入岗位的手忙脚乱,到如今的游刃有余,这一周的实习让公费农科生们收获满满。他们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绝非一句口号,而是需要一步一个脚印、从点滴小事做起的伟大事业。在这方充满希望的田野上,他们不仅锤炼了专业实践能力,更坚定了扎根乡村、服务“三农”的初心与使命。这些宝贵的实践经历,犹如明灯,照亮了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道路,激励着他们以青春之力,为乡村治理现代化和乡村振兴事业持续贡献力量。
撰稿:陈海楠 初审:刘琦 终审:马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