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生背景及专业简介
为服务国家“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支撑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顺应能源转型与农业可持续发展趋势,山东农业工程学院依托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的学科与师资优势,特设立“智慧能源与低碳技术”微专业。本专业紧密结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及山东省相关行动方案,旨在应对智慧能源、节能环保、农业碳减排等领域对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本微专业面向全校2025年秋季进入大二、大三的本科生,聚焦新能源技术、节能材料、智慧监测、碳中和技术等前沿方向,旨在培养具备跨学科知识结构、掌握智慧能源与低碳技术核心技能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通过系统学习,学生将能够在农业、环保、能源等相关领域从事技术开发、系统设计与项目管理等工作,为区域绿色发展和国家双碳目标实现提供人才支撑。
二、招生计划及要求
(一)招生范围
全校范围内于2025年秋季进入大二/大三阶段的本科生,在大一阶段修过《计算机文化基础》等课程。
(二)招生数量
2025年计划招生50人。
三、课程设置
开课学期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 |
授课方式 |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 |
新能源技术与应用 |
3 |
48 |
线上线下混合式 |
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 |
节能环保材料工程 |
3 |
48 |
线上线下混合式 |
农业环境智慧监测技术 |
2 |
32 |
线上线下混合式 |
2026-2027学年第一学期 |
农业碳中和技术实践 |
3 |
48 |
线上线下混合式 |
智慧能源系统设计 |
2 |
32 |
线上线下混合式 |
2026-2027学年第二学期 |
农业绿色技术综合创新 |
2 |
32 |
线上线下混合式 |
合计 |
12 |
240 |
- |
注:(1)理论课每16学时计1学分。理论课内设置的实践教学环节,按理论课的标准计算学分。
(2)独立设置的实验实训课程24学时计1学分。
(3)授课方式:线下、线上、线上线下混合式。
四、授课时间
授课时间主要集中在周六、周日,根据淄博校区作息时间安排,每天最多10节课,具体排课时间将另行通知。
五、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的形式为开、闭卷考试或课程论文等,具体安排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另行公布。
六、教师团队
(一)张桂斋
教授,博士,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主要从事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固废资源化处理方向的实践与教学研究。
主讲课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仪器分析
(二)江丽华
教授,学士,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生物质科学与工程专业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向的实践与教学研究。
主讲课程:农业生态学
(三)王方志
副教授,博士,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生物质科学与工程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生物质科学与工程专业半导体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方向的实践与教学研究。
主讲课程:资源与环境材料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
(四)周晓艳
副教授,硕士,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水污染处理方向的实践与教学研究。
主讲课程:环境工程学、环境工程制图与CAAD
(五)郑玲
讲师,博士,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教研室副主任,主要从事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物理化学方向的实践与教学研究。
主讲课程:物理化学、仪器分析
(六)郭辉
讲师,博士,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教研室副主任,主要从事生物质科学与工程专业新型质子导体开发和传质机制研究方向的实践与教学研究。
主讲课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有机化学、无机化学
(七)卢文玉
讲师,博士,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教师,主要从事生物质科学与工程专业农业废弃物能源和材料化利用方向的实践和教学研究。
主讲课程:生物质科学与工程导论、生物质能工程、生物质材料
(八)赵冠宇
讲师,博士,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教师,主要从事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废弃生物质资源化利用方向的实践与教学研究。
主讲课程:资源循环工艺与设备、新能源与可再生资源(九)王艳群
讲师,博士,主要从事环境生态工程专业水肥智能化管理与高效利用方向的实践与教学研究。
主讲课程:环境学概论
(十)祁志强
讲师,博士,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教师,主要从事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和材料化方向的实践与教学研究。
主讲课程:城市水循环技术与科技创新、能源生产技术
(十一)王恩振
讲师,博士,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教师,主要从事生物质科学与工程专业废弃物能源转化方向的实践与教学研究。
主讲课程:新能源与环境系统、生物质科学与工程前沿理论
(十二)闫秀秀
讲师,博士,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教师,主要从事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土壤污染物修复方向的实践与教学研究。
主讲课程:环境土壤学
(十三)李庆山
讲师,硕士,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教师,主要从事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向的实践与
教学研究
主讲课程:环境生态工程、农业生态学、废弃物资源化处理与设计
七、修读证书
完成全部修读课程及实践活动,经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审核、教务处审定后,达到微专业结业要求标准的授予微专业证书和成绩单。
注:微专业不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备注信息,不具有学士学位授予资格。
八、报名
(一)线上报名
学生通过教务系统(http://jwxt.sdaeu.edu.cn/)报名,经开设学院和教务处审核报名资格后,于教务系统公布录取结果。
(二)报名时间
2025年10月10日(第6周周五)0:00起至2025年10月13日(第7周周一)24:00
(三)录取查询
经开设学院和教务处审核报名资格后,2025年10月15日前于报名系统公布录取结果。
(四)报名咨询
请拟报名学生以“学院+姓名+学号”实名加入“智慧能源与低碳技术微专业”报名咨询QQ群:1033216255,相关事宜将在群内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