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党团建设 >> 学习园地 >> 正文

《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9-01-15 [来源]: [浏览次数]:

 

中共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委员会文件

              

 

山工院党发201855

 

 

中共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委员会

关于印发《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

《中共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委员会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已经校党委研究同意,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工作。

 

中共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委员会

                        2018年12月3日


 

中共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委员会

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根据教育部党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统筹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着力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有效破解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努力培养志存高远、德才并重、情理兼修、勇于开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奋力开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二、重点任务

1.统筹推进课程育人。大力推进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逐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一是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研究,积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组织编写制定新思想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方案,确保新思想进教案、进课堂、进头脑,进而进立场进情感。二是树立“课程思政”核心理念,深入挖掘和运用各门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作为教材讲义必要章节、课堂讲授重要内容和学生考核关键知识,在知识传授的同时履行价值引领责任,使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三是积极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选取部分专业课程、通识课程进行试点,逐步扩大“课程思政”试点范围和覆盖面,探索形成专业课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四是发挥专业教师课程育人的主体作用,将课程育人作为教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环节,作为教学督导和教师绩效考核的重要方面,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担当,引导教师成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践行者。五是建立健全“课程思政”配套措施和办法,在课程设置、教学大纲修订、专业课程建设、师资培训和效果评估等方面提供条件保障。

2.着力加强科研育人。发挥科研育人功能,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学术导向。一是优化科研环节和程序,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选题设计、科研立项、项目研究、成果运用全过程,把思想政治表现作为组建科研团队的基本要求。二是完善科研评价标准,改进学术评价方法,健全各具特色的学术评价标准和科研成果评价办法。三是加强学术诚信体系建设,治理遏制学术研究不良倾向,在本科生中开设学术道德专题讲座。四是健全优秀成果评选推广机制,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全社会思想文化建设。五是培养师生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实施科研创新团队支持计划,鼓励教师带动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及时掌握科技前沿动态,培养集体攻关、联合攻坚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六是加大学术名家、优秀学术团队先进事迹宣传力度,深入开展向黄大年同志学习活动,积极培育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3.扎实推动实践育人。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养成相结合,教育引导师生在亲身体验中提高实践能力、强化家国情怀。一是依托齐鲁文化资源、学生教育教学实践基地等,建设共建共享、互利共赢的系列实践育人基地。二是结合大学生“学习筑梦”行动,深入实施“青马工程”,在校内建设“青马基地”。三是丰富实践内容,创新实践形式,拓展实践平台,广泛开展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社会公益、志愿服务、帮困扶贫等实践活动,深入开展“永远跟党走”、暑期“三下乡”、“大学生筑梦之旅”、“重走改革开放之路,砥砺爱国奋斗之情”等实践项目,将志愿服务纳入学分。四是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深入开展以加强学风建设为主题的各类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五是加强学校实践育人教育教学体系建设,分类制订和完善实践教学标准。六是加快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创业课程,进一步发挥创新创业学院作用,加大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力度,落实大学生创新创业优惠政策,支持学生成立创新创业类社团,积极组织参加全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七是适时启动“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建设,记录考核学生在思想政治素养、公益志愿、实践学习、文体活动、创新创业、菁英成长等方面的成绩,规范和活跃第二课堂发展。

4.深入推进文化育人。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注重文化浸润、感染、熏陶,教育引导师生增强文化自信。一是深入挖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充分利用“齐鲁讲坛—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分坛”的作用,打造好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国学达人挑战赛”、“论语大会”等文化活动品牌,引导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二是加强革命文化教育,充分利用重大历史事件、国家公祭仪式、烈士纪念日等,引导学生传承红色基因,培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三是积极整合校园媒体,打造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多方联动的全媒体宣传平台。四是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我为核心价值观代言”等主题教育活动,推介一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优秀案例,选树宣传一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典型,培养学生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五是打造校园文化特色品牌,支持大学生文化社团建设,组织师生践行校训、了解校史、传唱校歌,传承大学文化,弘扬大学精神,打造一批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引导师生树立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和爱国爱校情感。六是深入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评选文明班级、文明宿舍、文明大学生,加强美丽校园建设,完善学校视觉形象识别系统,发挥校园景观的审美和教育功能,滋养师生心灵、涵育师生品行、引领社会风尚。

5.创新推动网络育人。推进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积极抢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守护好网络精神家园。一是强化网络意识,提高建网用网管网能力,引导师生增强网络安全意识,遵守网络行为规范,争当校园好网民。二是加大学校门户网站、主题网站、“两微一端”建设投入,制作传播符合大学生特点、接地气有温度的新媒体作品,全面应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三是对接“智慧团建”系统,实现基础团务管理、团的信息统计网络化,实时掌握团员青年需求,实现共青团经常性即时工作对接和联系交流,吸引、凝聚和服务团员青年。四是开展“大学生网络文化节”,组织评选学校优秀网络平台及网络作品,展示一批网络名篇名作。五是培养网络力量,鼓励和支持辅导员、班主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学生骨干开设博客微博微信,引导支持广大教师参与网络文化活动,建立由教师和学生骨干组成的网络宣传员、评论员队伍,壮大网上正面声音,唱响传播正能量的主旋律。六是推动将优秀网络文化成果纳入学校科研成果统计、列为教师职务(职称)评聘条件、作为师生评奖评优依据。

6.大力促进心理育人。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促进师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一是加强心理健康知识教育,落实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要求,实现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全覆盖。二是完善服务体系,健全预防、预警、心理危机干预的“三预”机制,构建校、院、班级、宿舍四级心理防护网。三是做好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普查,推广应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量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网络测评系统”,对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建档立卷、跟踪管理。四是加强队伍建设,按照师生比不低于 1:200比例设置专职辅导员岗位,按师生比例不低于1:3000 的比例设置专职心理健康专职教师岗位,定期开展专职教师专业能力培训。五是优化基础设施,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建设,保证生均经费投入和心理咨询辅导专用场地面积,积极参与创建山东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六是加强宣传教育,持续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节等活动,充分利用新媒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课上课下、线上线下教育有效结合。七是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养学生心理调节能力和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有效预防和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

7.切实强化管理育人。把规范管理的严格要求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方式相结合,健全依法治校、管理育人制度体系。一是结合规章制度、岗位职责的修订完善,研究梳理学校各管理岗位的育人元素,编制岗位说明书,明确管理育人的内容和路径。二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按照好干部标准,以及政治强、业务好、在师生中有威望的要求,选好配强学校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提高各类管理干部育人能力。三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认真执行教师资格和准入制度,继续将政治标准放在教师聘用和人才引进的首位,重点把好教师入门关、培训关、考核关。四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把师德规范要求融入评优评奖、课题申报、职称评审、导师遴选等各环节,实施师德“一票否决”。五是探索科学的管理办法,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提高管理艺术,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管理工作各方面,营造治理有方、管理到位、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六是加强考核评价,把育人功能发挥情况纳入管理岗位考核评价范围,作为评奖评优条件,培育一批“管理育人示范岗”,引导管理干部用良好的管理模式、管理行为影响和培养学生。七是加强经费使用管理,科学编制经费预算,确保教育经费投入的育人导向。八是强化保障功能,健全依法治校评价指标体系,深入开展依法治校创建活动。

8.不断深化服务育人。把解决实际问题与解决思想问题相结合,围绕师生、关照师生、服务师生,在关心人、帮助人、服务人中教育人、引导人。一是认真梳理后勤保障服务、图书资料服务、医疗卫生服务、安全保卫服务等各类服务岗位所承载的育人功能,并作为岗位职责要求体现在聘用、培训、考核等各环节。二是加强服务育人环境建设,大力建设绿色校园,深入开展节粮节水节电、节能宣传周、传染病防控、安全应急与急救演练等教育活动,加强人防物防技防建设。三是梳理制定服务规程,完善服务模式和工作体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建设完善大学生服务中心,为学生学习、生活、工作以及办理有关事项提供便捷服务。四是创新工作方式,通过校领导接待日、召开师生座谈会、通报会,拓宽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和反映合理诉求的途径,倾听师生对学校发展的建议,了解师生学习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及时解决实际问题。五是注重提升素质,加大对服务岗位人员的培训力度,切实提高服务保障水平和服务育人能力。六是加强监督考核,落实服务目标责任制,把服务质量和育人效果作为评价服务岗位效能的依据和标准,选树一批服务育人先进典型,培育一批“服务育人示范岗”。

9.全面推进资助育人。“扶困”与“扶智”“扶志”结合起来,构建物质帮助、道德浸润、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培养受助学生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知恩感恩、勇于担当的良好品质。一是完善勤工助学管理办法,构建资助对象、资助标准、资金分配、资金发放协调联动的精准资助工作体系,实现无偿资助与有偿资助、显性资助与隐性资助的有机融合,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二是精准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动态信息库,加大对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低保家庭学生、特困救助供养学生、孤残学生、烈士子女以及家庭遭遇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等特殊情况学生的资助力度。三是坚持资助育人导向,在奖学金评选发放环节,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成绩、创新发展、社会实践及道德品质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培养学生奋斗精神和感恩意识;在助学金申请发放环节,深入开展励志教育和感恩教育,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意识;在助学贷款办理过程中,深入开展诚信教育和金融常识教育,培养学生法律意识、风险防范意识和契约精神;在勤工助学活动开展环节,着力培养学生自强不息、创新创业的进取精神;在基层就业、应征入伍学费补偿贷款代偿等工作环节中,培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就业观。五是丰富资助育人载体,多角度多渠道搭建资助育人平台。

10.积极优化组织育人。把组织建设与教育引领结合起来,强化学校各类组织的育人职责,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各项工作和活动,提高师生思想道德素质。一是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推动学校党委自觉担负起管党治党、办学治校、育人育才的主体责任,深入开展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述职评议。二是建立健全学校党委、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基层支部、党员四位一体的党建工作体系。三是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切实提升学校党员师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四是发挥学校群团组织的育人纽带功能,推动工会、共青团、妇委会、学生会等群团组织创新工作载体和形式,更好地代表师生、团结师生、服务师生。五是支持各类师生社团开展主题鲜明、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发挥教研室、学术团队、班级、宿舍在师生成长中的凝聚、引导和服务作用。六是突出学校学科专业特色,为学生专业类社团的配备专业指导教师、活动场地,给予经费保障,为学生提高专业实践能力提供有效平台。

三、工作要求

1.提高思想认识。各单位各部门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认真组织党员干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全国和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不断深化对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大意义、任务要求的认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精神上来。

2.强化组织保障。各单位各部门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完善各部门常态协作和分工负责机制,建立责任清单,细化工作台帐,层层压实责任,构建同向同行、协同发力的责任体系。

3.加强队伍建设。学校党委将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务工作队伍建设纳入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切实完善选拔、培养、激励机制。按照中发〔2016〕31号文件的政策要求和量化指标,配齐配强专职工作队伍。不断加大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务工作队伍培养培训力度,支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比赛及展示活动,遴选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参加访学研修活动,鼓励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努力打造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4.严肃考核监督。坚持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制度,突出综合考核,注重工作实绩,将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基层单位和领导班子建设成效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健全监督机制,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日常督导和专项检查。各单位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将本《方案》提出的任务要求纳入本单位整体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