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培养方案

2025年度伴侣动物医学“微专业”培养方案

发布者:  时间:2025-09-26 15:38:20  浏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伴侣动物临床思维能力,掌握伴侣动物医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好的实践能力,掌握伴侣动物疾病诊断、治疗、预防及健康管理的基本方法,能够综合使用现代诊疗工具工具解决社会发展和宠物医疗行业中有关伴侣动物疾病和健康管理的的实际问题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在社会与专业领域发展的预期培养目标为:

知识目标:掌握伴侣动物解剖生理学、内科学、外科学、传染病学、影像学、健康管理与营养学等基础知识,精通伴侣动物疾病诊疗与健康管理等核心知识, 了解宠物医疗行业新技术、新业态及相关领域知识,构建全面的伴侣动物医学知识体系。

能力目标:具备伴侣动物临床诊疗技术与实践操作能力,能独立完成疾病诊断、治疗及健康管理项目,熟练运用血液生化、X 光、超声、CT 等现代诊疗工具。拥有良好的沟通协作和创新能力,可与团队协同创新,解决宠物医疗实际问题。

价值目标:塑造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与人文素养,将个人发展与区域宠物医疗行业需求结合,以积极态度为社会贡献,注重技术应用的社会效益与人文价值。

思政目标:增强政治素养,坚定政治立场。强化思想道德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远大理想信念,为实现健康中国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而努力拼搏,担当社会责任。

二、结业要求

本微专业要求学生学习并掌握伴侣动物医学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受到临床诊疗与健康管理的初步训练,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诊疗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具备包临床思维在内的科学思维能力,能解决伴侣动物医疗问题的动手能力以及行业技术研究与开发技能;具有良好的创新和创业意识、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1. 掌握伴侣动物医学专业基础知识,能运用临床诊断、治疗及健康管理的方法解决宠物医疗中的实际问题;了解宠物医疗行业新技术、新业态等领域理论、技术及应用的新发展,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

2. 具有个人工作和团队协作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与适应发展的能力。

三、招生对象与条件

本专业面向全校二年级及以上本科学生招生,需要学生修过化学类课程。

四、修读要求

(一)修业年限

基本修业年限为 1 年,最长修业年限不超过 2 年。

(二)结业要求

本专业要求学生学习完规定的 7 门课程,修习学分 15 分

(三)结业方式

经微专业举办单位审核、教务处审定后,达到微专业结业要求标准的授予微专业证书。

五、课程设置

   伴侣动物医学微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

课程名称(中英文) 课程代码 学分 总学时 学时分配 考核方式 开课单位 开课学期
理论 实践 线上学时 线下学时
伴侣动物解剖生理学Companion   AnimalAnatomy   and Physiology
2 32 24 8 16 16 考查 农科学院 1
伴侣动物内科学Companion AnimalInternal   Medicine
2 32 24 8 16 16 考查 农科学院 1
伴侣动物外科学Companion AnimalSurgery
3 48 36 12 32 16 考查 农科学院 1
伴侣动物传染病学Companion AnimalInfectious Diseases
2 32 24 8 16 16 考查 农科学院 2
伴侣动物影像学Companion AnimalDiagnostic Imaging
2 32 24 8 16 16 考查 农科学院 2
伴侣动物健康管理与营养学Companion Animal Health   Management andNutrition
2 32 32 0 16 16 考查 农科学院 2
伴侣动物临床诊疗综合实训Companion   Animal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IntegratedPracticum
2 48 0 48 0 48 考查 农科学院 暑假
合计 15 256 164 92 112 144



 注:本表中的“开课学期”特指“微专业”开课学期。

1.总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实践教学含实验和上机教学),总学时=线上学时+线下学时;

2. 线下理论教学学时不低于总学时 30%,实践学时不应低于总学时的 20%;

3. 课内实践教学按照 16 学时/学分计算,独立设置的实验实训课程按照 24 学时/学分计算。

4.“考核方式”填写线上考试、线下考试或考察;  

5. 开课单位填写任课教师所在二级学院,使用简写方式。

六、课程简介

对本微专业开设的课程进行简要介绍,包括课程主要内容、课程教学设计等。

1.伴侣动物解剖生理学 (Companion Animal Anatomy and Physiology)

本课程旨在为学生奠定伴侣动物医学的理论基础,聚焦犬、猫等伴侣动物的解剖结构与生理功能及其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课程内容涵盖主要解剖系统骨骼、肌肉、循环、神经等)、器官功能及生理机制,结合临床案例分析解剖生理学在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作用。教学采用讲授、案例分析与虚拟仿真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解剖实验和模拟操作强化学生对伴侣动物生理过程的理解。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学生精准分析动物生理状态的能力,为后续内科学、外科学等课程提供基础支持。

2.伴侣动物内科学 (Companion Animal Internal Medicine)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诊断与治疗伴侣动物内科疾病的能力,聚焦消化、呼吸、泌尿、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等常见疾病。内容包括疾病病因、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案,强调临床思维与病例分析。教学采用案例式教学与虚拟仿真技术, 通过真实病例讨论与模拟诊疗场景提升学生诊疗能力,熟悉内科疾病诊疗流程。

3.伴侣动物外科学 (Companion Animal Surgery)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伴侣动物外科手术与术后管理能力,内容涵盖软组织手术、骨科手术及微创技术。课程讲授手术原理、术前准备、手术操作及术后护理, 结合临床案例分析手术适应症与风险管理。教学采用理论讲授与手术实训结合, 强化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外科技术,具备独立完成常见手术的能力,为宠物临床诊疗提供专业支持。

4.伴侣动物传染病学 (Companion Animal Infectious Diseases)

本课程聚焦伴侣动物病毒性、细菌性及寄生虫性传染病的诊断、治疗与防控。内容包括常见传染病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技术及疫苗接种策略, 强调公共卫生意义。教学采用案例式教学与实验室分析,通过传染病病例模拟与防控方案设计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传染病防控核心技能,为宠物医疗及公共卫生安全贡献专业力量。

5.伴侣动物影像学 (Companion Animal Diagnostic Imaging)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运用影像技术诊断伴侣动物疾病的能力,内容涵盖 X 光、超声、CT 等影像学技术的原理、操作及临床应用。课程通过案例教学与影像解读,讲授影像学在疾病诊断中的作用,结合虚拟仿真与校内实验室操作强化实践技能,旨在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影像诊断技术,提升伴侣动物疾病诊断的精准性与效率。

6.伴侣动物健康管理与营养学 (Companion Animal Health Management and Nutrition)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为伴侣动物提供健康管理与营养支持的能力,内容包括日常保健、营养需求、日粮配方设计及慢性病管理。课程讲授营养学原理、健康评估方法及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结合案例分析满足宠物主人需求。教学采用理论讲授与实践设计,通过模拟健康管理项目提升应用能力,旨在培养学生为伴侣动物提供科学健康管理的能力,适应宠物医疗市场多元化需求。

7.伴侣动物临床诊疗综合实训 (Companion Animal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Integrated Practicum)

本课程旨在整合伴侣动物医学核心技能,通过综合实训提升学生临床诊疗能力。内容包括疾病诊断、治疗方案设计、手术辅助及健康管理,涵盖内科、外科、影像学等综合应用。教学采用校外实习的形式开展,学生参与真实病例诊疗,强化技能整合与团队协作,旨在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临床诊疗任务的能力,为宠物医疗行业输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专业负责人:陶庆树


审 核 人:刁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