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文化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示范案例:上海交通大学本科教育教学工作

发布日期:2022/12/09     点击:

多模式、多层次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与实践

——上海交通大学

摘要:

“多模式、多层次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与实践”示范案例,是上海交通大学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与实践成果。多年来,学校聚焦国家战略需要,积极探索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新途径,为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先行经验和解决方案。学校扎根中国大地,引进融合创新多学科多模式优秀办学实践,针对如何将国际化资源转变为育人优势的普遍性问题,通过战略性地合作布局,针对性地经验模仿,创造性地借鉴推广,实现了从“引进借鉴、模仿吸收”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再到“面向未来、引领发展”的办学模式跃升,并将国际化办特区学院的改革经验溢出融入,带动全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整体性发展;形成了“国际视野、学科交叉、创新为道、质量为本”的办学理念,构建了综合能力培养为导向、多学科自然融合、重实践求创新、开放生态为特色的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出中国高等教育特别是工程教育改革创新的新途径,引领示范作用强,为全国高校面向全球的开放办学改革创新打造了可复制、可借鉴的示范区。尤其是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成果所实施的改革路径和所产生的改革实效尤为可贵,具有很强的示范引领作用和推广应用价值。


上海交通大学身处教育对外开放的前沿,是教育对外开放的勇敢先行者和坚定实践者。近年来,学校牢牢把握“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和“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这两个根本性问题,着重思考应如何进一步将国际化传统优势转化为办学优势,持续探索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新途径。学校始终坚持开放办学,致力于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和国际领导力的拔尖创新人才,让中国的孩子不出国门也能接受世界一流大学的教育并最终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

优化海外布局,提升“在地国际化”,孕育国际化生态

学校坚持“以我为主、聚焦一流、服务大局”的工作原则,采用“矩阵分类、兼顾特色”的理念,积极开拓优质教育资源,与150多所大学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并与其中60余所顶尖高校深度合作培养卓越创新人才,推进国际联合培养和海外访学。学校不断优化海外战略布局,成立保加利亚、北美、东南亚、西欧中心,在苏黎世、悉尼、海德堡等地设立海外教研基地,在新加坡建设海外校区。学校建立合作机制构筑高水平国际科研平台,强化国际科研合作与学生培养有效联动,建设多元合璧的国际文化中心和美国、法国、意大利、瑞士等多个文化交流中心,构建融通交流的国际社区,营造同理、融合、全球共通的学习工作环境,提升“在地国际化”水平。通过开放办学,为学生创造认识世界、拓展国际视野、培养全球意识、提升跨文化沟通与合作能力的环境,使学生不出国门就能体验“留学环境”,打造了更利于拔尖创新人才“冒出来”的国际化生态。

多学科多领域持续引进探索、更新迭代,树立合作办学典范

学校坚信开放办学是一流大学参与全球竞争、获取全球资源、应对全球挑战的必由之路,持续引进融合多学科多模式优秀办学实践。学校加强顶层设计,借鉴引进不同国家、多个学科的优秀办学实践,并持续融合创新,扎根中国大地,不断提升创新人才的自主培养能力。

学校与密西根大学联合成立的上海交大密西根学院被誉为“国际合作办学的典范”,2012年获评首届上海市中外合作办学示范性机构,2014年获得国际教育最高荣誉奖之一的海斯克尔国际教育革新奖。2018年上海交通大学与美国密西根大学再次签署了下一个十年共建交大密西根学院协议,充分显示了外方合作伙伴对学院发展的信心。

学校于2010年正式挂牌成立致远学院,致力于培养创新型领袖人才和未来的科学大师。2014年,致远学院人才培养模式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之后学校依托“致远”的成功模式面向全校前10%的学生实施“致远荣誉计划”。 2016年,致远学院“好奇心驱动的主动性学习”项目获得由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与国际教育评级组织QS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全球“Reimagine Education 2016”教育创新大会的“Cultivating Curiosity Award(培养好奇心奖)”和学科类别的 “Natural Sciences Award(自然科学学科奖)”。

近年来,上海交通大学为更好服务国家重要领域的发展,又分别在医学、新兴文化传媒、绿色智慧能源、航空航天、新经济等领域进行了一系列合作办学探索。学校于2012年创办巴黎卓越工程师学院,培养精通中英法三语的精英工程人才。2014 年与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合作成立上海交通大学上海-渥太华联合医学院,数学科学学院首批入选“高校国际化示范学院”。2015年成立交大-南加州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学院。2017年成立中英国际低碳学院、交大-莫斯科航空学院特班。2019年在新加坡更新注册挂牌成立上海交通大学新加坡研究生院,集全校优质资源和社会力量打造海外精品校区。2020年,聚焦现代农业、低碳与社会经济、“全健康”等领域筹建上海交通大学崇明国际校区。2021年,聚焦能源和健康技术成立学科交叉融合、高度国际化的未来技术学院,致力于培养科技领军人才。

来华留学工作形成“交大方案”

学校全面推进国际学生“趋同化管理”管理改革,推进国际学生质量不断提升、规模不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学校建设中外学生趋同培养的课程和专业体系,丰富“一带一路”卫星导航工程硕士等特色学位项目,完善国际学生汉语和中国文化课程体系,推动建设全外语(英语、法语)授课的1.5+2.5国际本科工科平台。2021年,留学生培养获得来华留学质量认证八年认证期,来华留学工作实践已经形成了一个“交大方案”,在全国范围内树立了“第一个标杆”。

积极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新模式

为了破解疫情背景下全球高校学生无法跨境交流的困境,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新模式,于2021年启动了“交通全球课堂”计划,引入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的“全球课堂”新理念,通过与伙伴高校“共享”和“共建”课程,实现学生虚拟交换、线上课程学分互认。同时,探索建设国际平行课堂,通过联动一门世界一流大学的类似课程,双方教师共同设计学生的课下作业,由学生分小组跨文化组队,在课后跨时区在线协作完成项目任务或作业,以此训练学生在跨文化环境下进行专业学习和互动的能力。学校成立“全球课堂”在线教学领导小组和专项协调工作组,完成适配“全球课堂”教学模式的智慧教室改造,发布专题网站,依托国际大学联盟等渠道向全球和战略合作伙伴高校重点推广项目。

聚焦“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积极探索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新形式。2022年,策划并实施首届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国际暑期学校,秉承“学生驱动”和“科研兴趣驱动”的原则,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为框架实现跨文化学科融合式教学,在课堂内外广泛开展合作学习。暑期学校包含11门公选课程,包括 “消除贫困”、“良好健康与福祉”、“清洁能源”、“可持续城市与社区”等主题,由国际、国内学生共同组队,在国内外双导师的指导下,开展研讨、形成解决方案,旨在锻炼学生参与国际合作的意识与技能,提升学生的全球胜任力。

信息建设赋能国际合作开放办学

学校以教育数字化改革赋能内涵建设,完善信息化支撑机制。2012年,学校加大对出入境管理与服务的软硬件建设,在国内高校中率先推出出入境一门式网上服务平台,为全校师生医务员工提供便捷的管理与服务。经过多年的发展,学校不断完善因公出国境申请流程、推进信息化建设。通过信息化,一方面优化审批环节,依托系统最大限度压缩内部审批时长,并实现外事管理系统与自助取用智能证照管理系统无缝对接;另一方面注重数据采集,大量减少重复填写的内容,提高填报质量。同时,通过在系统中加更多交互环节,融入政策提示、安全提醒、友情告知等,提升服务效能。在实现一门式办公、无纸化办公的基础上,全校外事信息服务平台2.0提供详实的合作与交流信息,为工作决策提供支撑服务。

学校通过引进探索、更新迭代,注重国际视野、学科交叉、创新为道、质量为本的办学理念。通过以我为主、融合创新,打造以能力培养为导向、学科交叉为特色的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以点带面、外联内通,孕育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国际化生态。通过不断积极探索,形成了更宽领域、更多层次、更加主动的对外开放办学局面,更好地服务于党和国家推进教育现代化、教育强国建设和教育对外开放的大局。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