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31日下午,山东农业工程学院资源昆虫开发与利用及生态循环农业专家团队赴内蒙古自治区围绕生态循环农业领域进行产业调研与专题讨论,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
团队首先走访磴口县诺民农林开发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实地考察,了解磴口县生态循环农业现状,特别是针对葡萄园有机废弃物循环利用、畜禽粪污转化为生物有机肥等方面现存的问题进行指导。


7月31日团队在磴口县农牧与科技局召开“林-菌-虫”生物系统与畜禽粪污资源化耦合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项目启动会,该项目针对磴口县年产30万吨奶牛粪等有机废弃物,创新性地提出“林-菌-虫”生物系统与畜禽粪污资源化耦合技术。在项目启动会上,项目组负责人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科研与信息管理处吴秀花研究员系统介绍了项目背景和实施方案。我校特聘教授刘玉升介绍了生物转化系统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中的应用前景与典型案例。项目组成员与磴口县农牧和科技局相关科室就磴口县的农牧业发展进行深入交流。山东农业工程学院科技处处长迟晓君教授表态,我们将把本次考察中发现的具体问题转化为科研课题,确保技术研发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最后,磴口县农牧和科技局副局长杨瑞表示:这次“考察+启动会+研讨”的模式非常好,期待我校更多的科技成果能够在磴口县落地推广。

本次内蒙古自治区之行学校科研团队采用了“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进行科技服务黄河国家战略,即:科研团队提供技术支撑、地方政府配套政策支持龙头企业示范应用、农户参与收益分享。通过项目实施,团队首期将在磴口县建立1个示范点,通过科技创新推动黄河流域农业绿色低碳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可复制推广的样板模式,并通过多方合力,共绘绿色发展蓝图。
(撰稿人;张大鹏;初审人:迟晓君;终审人:刘鸿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