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平台名称 |
负责人 |
所属学院 |
平台简介 |
成立时间 |
1 |
山东省“十三五”高校重点实验室:智能化设施农业技术及应用实验室 |
杨向黎 |
农业科技 |
本实验室立足我省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服务我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新旧动能转化重大工程。研究领域:设施园艺植物安全生产、设施园艺植物栽培生理、设施环境控制、农业物联网技术。实验实训室总面积4216平方米,拥有1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250台件,价值1376万元。 |
2017年 |
2 |
山东省“十三五”高校重点实验室:特色农产品采后品控与综合利用实验室 |
陈庆敏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本平台现有人员26名,其中:固定人员25名,兼职人员1名,主要围绕生物粉体技术与应用、生物活性成分与健康食品、果蔬采后品控与冷链物流三大方向开展研究。 |
2017年 |
3 |
高青黑牛产品加工及品质提升技术中心 |
祝贺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本中心致力于肉牛绿色精准养殖与产品品质提升技术领域研究。 |
2021年 |
4 |
山东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园艺作物高效栽培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 |
杨向黎 |
农业科技 |
实验室依托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和园艺专业进行建设,聚焦山东省“十 强”产业的现代高效农业,对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聚焦园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主要从事开展园艺作物经济性状关键基因挖掘与种质资源创新、园艺作物抗逆生理与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园艺作物病虫害监测与精准防控技术研究、设施农业大数据挖掘与信息化研究、园艺作物废弃物绿色低碳循环技术研究。实验室共有专兼职教师及研究人员27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1人,其中博士17人。
|
2022年 |
5 |
山东省高等学校特色实验室:农产品采后品质控制与精深加工特色实验室) |
陈庆敏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本实验室现有成员39人。具有正高级职称的8人,副高级职称的13人;具有博士学位13人,硕士23人。本实验室主要研究内容有:(1)农产品贮藏关键技术研发;(2)农产品生鲜电商物流关键技术研究;(3)鲜切果蔬保鲜关键技术研究;(4)农产品精深加工;(5)生物质资源综合利用。
|
2022年 |
6 |
农业碳中和智能装备工程研究中心 |
宋卫海 |
机械电子工程 |
该平台是学校与相关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拟联合成立的,旨在通过聚焦沼气发酵技术及智能装备,生物质能源化利用技术与智能装备,青贮玉米收获机械关键技术与装备,高效水肥(药)一体化技术及智能喷灌装备四个研究方向,对接“十强”产业中的高端(农业)装备、现代高效农业产业,服务我省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战略,助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
2022年 |
7 |
鲁西黄牛产品加工与品质提升技术工程实验室 |
祝贺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主要针对肉牛养殖屠宰加工中全产业链的五大创新,一是绿色生态养殖创新。 二是肉牛高效节本养殖及地缘性饲料开发创新。三是牛肉安全品质创新。四是鲁西黄牛雪花牛肉高端产品创新。五是特色牛肉产品创新。 |
2020年 |
8 |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现代肉牛产业学院 |
于洋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现代肉牛产业学院主要依托山东农业工程学院的优质师资力量,联合山东纽澜地何牛食品有限公司、山东澳航和牛牧业有限公司、淄博禾富农业有限公司、山东国辣食品有限公司、淄博海悦餐饮有限公司,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宗旨,建立特色鲜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持。 |
2023年 |
9 |
种子健康济南市工程研究中心 |
唐欣
|
乡村振兴研究院 |
种子健康济南市工程研究中心由济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认定立项,依托建设单位是山东省种子有限公司、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和中国农业大学。种子健康济南市工程研究中心依托建设单位优势及前期研究成果,重点开展现代物理种业理论研究、种子工程技术研究、种子播前处理装备研究和种子产业发展研究等。近阶段主要任务包括:优化已有的适用于规模化生成的大型冷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成套设备,建立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冷等离子体农作物种子处理成套设备智能测控系统,完善农作物种子冷等离子体处理工艺数据库等。种子健康济南市工程研究中心2019年12月由济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认定立项,进过三年的运行,效果良好,开展了多项省部级项目研究,取得多项成果,完成了预期任务。2022年,研究中心通过了立项单位的运行评价,中心将进一步优化运行机制,积极开展研发活动,不断提高创新能力,为种子健康和农业生产提质增效做出应有的贡献。 |
2023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