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本色—我的从教故事

当前位置: 专题首页 > 师者本色—我的从教故事 > 正文

王晓珍:讲台边的守望者:用仁爱点亮每一颗星辰

发布日期:2025-05-16    作者:     来源:     点击:

在这个喧嚣而多变的世界里,我,一名普通的大学教师,在山东农业工程学院的讲台上,默默耕耘着属于自己的那一方田地。这里没有华丽的舞台,没有雷鸣般的掌声,有过迷茫,也有过失落,但每当我站上三尺讲台,映入我眼帘的只有那一颗颗求知的心灵和一次次思想的碰撞,我渐渐明白,这三尺讲台便是我心中最宝贵的财富。今天,我想用我的笔触,记录下那些平凡却又不平凡的日子,讲述我的从教故事,以及那份深藏于心底的初心。

一、初为人师,梦想启航

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九月,我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憧憬,踏进了山东农业工程学院的大门。那时的我,心中既有激动也有忐忑。激动的是,终于可以将自己多年所学传授给学生,实现儿时的教师梦;忐忑的是,面对这些即将成为国家栋梁的青年学子,我能否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我曾无数次幻想自己站在讲台上的画面,然而当我真正站在讲台上,望着那一双双充满好奇与渴望的眼睛,我突然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堂课,更是我与他们共同探索知识海洋的起点。我用最真诚的语言,讲述着那些古老而又鲜活的故事,试图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文字背后的温度与力量。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梦想的种子,在他们心中悄然萌芽。

二、躬耕不辍,以心传心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意识到,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心灵的触碰与灵魂的启迪。我开始更加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努力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朋友与导师。

记得2019级有一位刘同学,她性格内向,成绩平平,总是躲在人群之后,不愿与人交流,课上总会用一双充满渴望的眼神看着我。一次课后,我主动邀请她留下来,聊聊她的学习与生活。起初,她显得有些拘谨,但随着谈话的深入,她慢慢打开了心扉,流着泪水向我倾诉了他的困惑与迷茫。原来,她来自农村,家庭条件并不宽裕,加上自己性格的原因,总觉得自己与这座城市格格不入,对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感。

那一刻,我看到了她眼中的光芒与希望,也感受到了她内心的脆弱与无助。我告诉她,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光芒,关键在于你是否愿意去发现并点亮它。我鼓励她勇敢走出舒适区,积极参与社团活动,多与同学交流,同时在学习上给予她个性化的指导。渐渐地,美言同学变了,她开始主动发言,成绩也有了显著提升,更重要的是,她的脸上洋溢出了前所未有的自信与笑容。

这样的故事,在我的教学生涯中不胜枚举。每一次的耐心倾听,每一次的细心引导,都是我躬耕于教育田野上的见证。我相信,教育的本质,就是用心去感受每一个生命的独特,用爱去滋养每一颗心灵的成长。

三、仁爱之心,照亮前行

教育之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面对学生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我也曾感到迷茫与挫败。但正是这些挑战,让我更加坚定了以仁爱之心对待每一位学生的信念。

我教的第一届学生中有位王同学,连续几周都显得心不在焉,成绩也一落千丈。通过私下了解,我才知道,她的家庭正经历着巨大的变故,她的心理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始厌学甚至会有一些不好的想法。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我立即行动起来,经常与她谈心、耐心地劝导,号召班上一些同学多多与她进行沟通,同时也跟她家长取得联系,了解详细情况,还利用业余时间为她补习功课,鼓励她坚强面对生活的困难。

最艰难的时刻,是集体的温暖与我的陪伴,给了她继续前行的力量。最终,她不仅顺利完成了学业,还找到了心仪的工作。毕业典礼上,她紧紧拥抱着我,泪水与笑容交织在一起,那一刻,所有的辛苦与付出都化作了无尽的欣慰与自豪。

四、岁月悠悠,师者本色

转眼间,我在山东农业工程学院的讲台上已经度过了十多个春秋。回望来时路,那些与学生共同度过的日子,如同一幅幅生动的画卷,记录着我的成长与蜕变。从初为人师的青涩,到如今的从容与坚定,每一步都凝聚着我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执着。

我深知,作为一名教师,我的职责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用自己的仁爱之心,去点燃学生心中的火种,引导他们成为有责任感、有担当、有爱心的社会公民。在这条漫长而又充满挑战的教育之路上,我将继续秉持师者本色,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直到今天,每当我站在讲台上,望着那些年轻而充满活力的面孔,我的心中依旧充满了无限的希望与期待。因为我知道,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每一份梦想都值得被呵护。而我,将永远是他们成长路上的守望者,用我的爱,照亮他们前行的道路,点亮每一颗星辰。

这就是我的从教故事,简单而又平凡,却饱含了我对教育事业的深情与热爱。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秉承仁爱之心,书写更多关于成长与梦想的故事,让教育的光芒照亮更多人的生命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