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团委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2022《新时代·青年说》第4期:盐碱地里的现代农业​

2022年10月04日 14:47  点击:[]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焦裕禄为整治盐碱地

一口一口地品尝碱土地

并通过排涝治碱

深翻压碱等有效措施

让兰考县从一个缺粮县

初步实现了粮食自给


图片



电视剧《焦裕禄》片段



五十年后

国家设立黄河三角洲

农业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通过现代农业实现了盐碱地新治理

走进本期《新时代·青年说》

跟随董世德一起去看一看

那一块稻米飘香的盐碱地

那一块长满PhD的盐碱地

那一块保住中国人饭碗的盐碱地

……


图片



董世德,男,32岁,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黄三角农高区技术创新中心工作专班成员。近年来,专班以盐碱地综合利用和种业创新为重点,突破了盐碱地农业领域16项 “卡脖子”技术,技术集成和示范推广已全面铺开。

中国幅员辽阔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却只有19.18亿亩耕地面积,现有耕地面积受土地退化或土地利用类型转化等影响,正在以每年约100万亩的速度减少。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是头等大事,而全国有15亿亩盐碱地,其中5亿亩具有开发利用潜力,保住中国人的饭碗,开发并利用盐碱地资源便显得格外重要。

从白茫茫的盐碱地到谷苗青青、满目新绿,一场科技会战在黄河三角洲悄然打响。“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各种“新奇”的检测仪器为盐碱地保驾护航;五颜六色的整齐的玻璃房里住着一排排植物,实现植物育种的加速迭代;各种智能控制系统与先进育种技术让黄河口焕发生机。



图片



科技的鬼斧神工+劳动人民的勤劳双手,将会产生怎样神奇的反应?欢迎收看本期《新时代·青年说》盐碱地里的现代农业。    



图片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董世德



来自一亿年前的花

获得世界金奖的啤酒

治疗癌症的海洋微生物

从“白花花”到“绿油油”的盐碱地

……


2022《新时代·青年说》来了!

从社会生活到国际形势

从高尖端科学技术到生活必需品

从体育到哲学

从人类到动物再到自然

……


山东各领域青年才俊将对新技术、新理论、新热点,进行科普讲解和观点阐述,把知识变成故事,展现新时代山东青年担当作为的奋斗面貌。


转自 | 青春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