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教学动态 >> 正文

学院师生赴潍坊玉泉洼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开展认知实习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5-06-18 [来源]: [浏览次数]:

夏风微拂,麦浪轻翻。2025年6月17日清晨,一辆满载着求知热情的大巴车从山东农业工程学院淄博校区出发,驶向潍坊市坊子区坊安街办的洼里村——这里坐落着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生态循环农业的“样板间”——潍坊玉泉洼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生物质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百余名师生在江丽华副院长的带领下,开启了为期一天的“生态农业探索之旅”,用脚步丈量现代农业的绿色密码。

走进联合社的智能展厅,墙面上的一组时间轴格外醒目:2011年成立之初的百亩试验田、2012年13种果蔬通过有机认证的突破、2015年“种植+养殖+沼气+有机肥”循环模式的成型、2020年获评“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的跨越……讲解员用一张张老照片、一组组数据,勾勒出这个从传统村庄走出的农业“黑马”的成长轨迹。

活动中,老师带领同学们深入了解了多项关键技术。在有机土壤改良领域,联合社讲解人讲解了特制有机肥料、高效培植酵素菌群、科学轮作及绿肥还田等技术。“同学们看这里,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的高效培植酵素菌群,它就像土壤的‘益生菌’,能分解板结的土块,释放被固定的养分。”讲解员向围拢而来的师生展示着肉眼可见的微生物活性。“那酵素菌群的选种培育有什么讲究?”江丽华副院长率先抛出问题,引发了现场的热烈讨论。

谈及智能种植床技术,联合社集成精准水肥一体化灌溉、物联网环境智能监控,实现种植效率与精准管理双提升,郭辉老师引导同学们思考“物联网监控在不同作物场景咋优化”,同学踊跃发言,讲解人结合实际案例拓展阐释,大家在思维碰撞中深化理解。

在有机菌肥生产环节,从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原料配比,到微生物接种、发酵、陈化熟化及成品检测包装,全链条标准化流程展示时,王方志老师鼓励同学提问实践难点,同学们积极请教问题,讲解人耐心拆解步骤,老师再从专业理论补充,让师生对有机种植支撑体系有了透彻认知,一场技术探索在互动交流里走深走实。

这场认知实习,不仅是一次专业视野的拓展,更是一场关于“藏粮于技、藏粮于地”的生动实践课——当课堂知识遇见田间智慧,当青春热血碰撞农业梦想,一幅“科技赋能、生态循环”的现代农业新图景,正在年轻一代的眼中徐徐铺展。同学们将汲取联合社的经验,为生物质科学与工程及生态农业发展注入青春力量。

(撰稿人:钟婷婷    初审人:江丽华   终审人:张桂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