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4日至29日期间,在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李进京带领下,党委(学校)办公室副主任朱蕾蕾、机械电子工程学院赵志桓院长、董玉振、马成成一行5人,先后前往八一农垦大学、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农机研究院、巴彦农场优尼亚粮食烘干项目在建现场,围绕学科建设、科研平台建设、智慧农机装备研发、成果转化应用、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等领域展开深入调研,旨在加强校际交流合作,汲取先进经验,推动自身学科与专业发展。
在八一农垦大学,李进京一行参观了校史馆、北大荒精神展示馆等,高度评价了该校的发展成就。详细介绍了我校“绿色引领、智慧赋能、科技支撑、工程集成”的理念及经验做法。双方从新农科建设、人才培养及科研合作等方面展开深入交流,就智慧农业装备制造等领域合作潜力达成共识,期待通过常态化交流机制推动农业高等教育创新发展。

在东北农业大学,李进京校长一行参观了农业农村部东北智慧农业技术重点实验室和工程学院农机装备创新中心,详细介绍了多功能水稻立体育秧智慧工厂的技术原理、装备研发等情况。座谈会上,双方就学科共建、人才联合培养、社会服务等领域的合作达成深度共识,均希望以此次交流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沟通对接,共同推动新农科建设高质量发展。

在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李进京一行参观了农业农村部旱地农业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及中试基地。李进京表示,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在农机全程机械化与智能装备研发领域积累了深厚经验。黑龙江省农机研究院的科研成果和实践模式围绕着农机智能装备研发、科研平台建设、成果转化应用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对山东农业工程学院的学科建设、科研方向规划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双方均肩负服务“三农”的使命,应当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人才联合培养、科研项目协作、平台资源共享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推动农机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现代化贡献力量。

在巴彦农场,李进京一行到我校崔成鹏教授的山东优尼亚农业机械有限公司正在施工建设的粮食烘干及仓储项目在建现场调研,详细了解项目建设进度、技术优势、施工难点、安全措施及生活保障等方方面面。李进京指出,“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烘干存储直接关系到粮食收货后的减损和品质保障”。高校要发挥人才与科研优势,加强与企业、地方政府的合作,构建“研发-示范-推广”全链条体系,同时注重培养既懂技术又通市场的复合型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另外,要持续优化设备性能,降低使用门槛,推动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真正让农民受益。

此次山东农业工程学院赴多地调研,为学校在新农科建设、智慧农业装备、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等方面汲取了丰富的经验,与各调研单位达成了广泛的合作共识,为未来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有望在农业工程领域取得更丰硕的成果,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撰稿:董玉振 初审:姜明明 终审:赵志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