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字化思维能力,掌握财务与商务贸易场合融合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好的实践能力,掌握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智能工具应用、财务分析决策的基本方法,能够综合使用Python、RPA、BI等数字化工具工具解决社会发展和企业生产中有关智能财务管理的实际问题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在社会与专业领域发展的预期培养目标为:
知识目标:掌握管理学、财务管理、大数据分析等基础知识,精通智能财务工具应用、预算管理、风险控制等核心知识,了解跨境贸易、绿色金融、ESG理念等相关领域知识,构建全面的“财务+技术+全球化视野”知识体系。
能力目标:具备智能财务技术与实践操作能力,能独立完成项目,熟练运用Python、RPA、PowerBI、机器学习模型具。拥有良好沟通协作和创新能力,可与团队协同创新,解决实际问题。
价值目标:塑造正确价值观,培养财经职业道德与数据安全意识,将个人发展与国家需求结合,以积极态度为社会贡献,注重技术应用的社会效益与企业可持续发展价值。
思政目标:增强政治素养,坚定服务国家产业升级政治立场。强化诚信合规、绿色财经等思想道德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科技强国的远大理想信念,为实现“数字中国”战略而努力拼搏,担当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社会责任。
二、结业要求
本微专业要求学生学习并掌握智能财务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数字化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具备包括数据驱动决策思维在内的科学思维能力,能解决智能财务分析、跨境业务风控问题的动手能力以及智能财务系统开发与优化研究与开发技能;具有良好的创新和创业意识、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1.掌握智能财务管理、RPA财务机器人应用、大数据财务分析等专业基础知识,能运用“业务-财税-数据-决策”一体化的方法解决企业预算优化、跨境支付风控、ESG报告编制中的实际问题;
2.了解生成式AI、机器学习、跨境电商规则等领域理论、技术及应用的新发展,具有较强的技术迭代适应能力和创新意识;
3.具有个人工作和团队协作的能力,能通过跨学科协作、校企双导师项目完成复杂财务场景任务,具有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与适应智能财务行业发展的能力。
三、招生对象与条件
本专业面向全校学生招生,需要学生修过基础会计课程。
四、修读要求
(一)修业年限
基本修业年限为1年,最长修业年限不超过2年。
(二)结业要求
本专业要求学生学习完规定的7门课程,修习学分16分
(三)结业方式
经微专业举办单位审核、教务处审定后,达到微专业结业要求标准的授予微专业证书。
五、课程设置
智能财务管理微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
课程名称(中英文) |
课程代码 |
学分 |
总学时 |
学时分配 |
考核方式 |
开课单位 |
开课学期 |
理论 |
实践 |
线上学时 |
线下学时 |
SQL 基础 |
|
2 |
32 |
16 |
16 |
8 |
24 |
考试 |
|
1 |
Python 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
|
3 |
48 |
16 |
32 |
12 |
36 |
考试 |
|
1 |
智能财务管理 |
|
2 |
32 |
20 |
12 |
10 |
22 |
考试 |
|
1 |
RPA 财务机器人应用 |
|
2 |
32 |
12 |
20 |
8 |
24 |
考试 |
|
1 |
商务数据分析(Power BI) |
|
2 |
32 |
10 |
22 |
6 |
26 |
考查 |
|
2 |
智能成本管理与核算 |
|
2 |
32 |
14 |
18 |
8 |
24 |
考试 |
|
2 |
企业数字化经营管理与决策 |
|
3 |
48 |
18 |
30 |
12 |
36 |
考查 |
|
2 |
合计 |
16 |
256 |
106 |
150 |
64 |
192 |
- |
- |
- |
注:本表中的“开课学期”特指“微专业”开课学期。
1.总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实践教学含实验和上机教学),总学时=线上学时+线下学时;
2.线下理论教学学时不低于总学时30%,实践学时不应低于总学时的20%;
3.课内实践教学按照16学时/学分计算,独立设置的实验实训课程按照24学时/学分计算。
4.“考核方式”填写线上考试、线下考试或考察;
5.开课单位填写任课教师所在二级学院,使用简写方式。
六、课程简介
1.SQL基础:讲授关系型数据库基本原理、SQL语言语法规则(数据查询、插入、更新、删除)、数据库设计与优化方法,结合财务场景案例(如企业财务数据存储与检索)开展实操训练。采用“理论讲解+数据库实战”模式,通过MySQL数据库平台完成表结构设计、多表联查等任务,培养学生财务数据存储与管理能力,为后续大数据分析课程奠定基础。
2.Python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介绍Python编程基础、数据处理库(Pandas、NumPy)、可视化工具(Matplotlib)及财务建模方法(如财务指标计算、风险预测模型),通过开发自动化报销系统、财务报表生成工具等项目强化应用。以“Python编程+财务场景”为主线,采用“案例驱动+上机实操”模式,学生需完成财务数据清洗、可视化分析报告等任务,提升财务管理数字化水平与工作效能。
3.智能财务管理:聚焦智能财务核心理论(如财务机器人、大数据决策)、全球化财务流程(跨境支付风控、外汇管理数字化)及ESG财务应用,结合跨国企业案例分析智能财务转型路径。采用“理论前沿+行业案例”教学模式,通过小组研讨、企业导师讲座等形式,培养学生数字化工具应用能力与战略前瞻视野,对接智能财务分析师岗位需求。
4.RPA财务机器人应用:讲解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技术原理、财务场景应用(发票核验、费用报销、银行对账)及开发工具(UiPath),通过模拟企业财务流程自动化项目培养实操能力。以“工具操作+流程设计”为核心,学生需独立完成财务机器人开发与调试,掌握RPA在重复财务工作中的应用,提升流程效率与准确性。
5.商务数据分析(PowerBI):介绍PowerBI数据连接、可视化设计(仪表盘、动态图表)及交互式分析方法,结合跨境电商、供应链金融等商务场景开展案例实操。采用“工具应用+商业场景”模式,通过企业真实数据集(如跨境支付数据)完成可视化报告制作,培养学生商务数据洞察与决策支持能力。
6.智能成本管理与核算:涵盖智能成本核算方法(作业成本法、标准成本法数字化应用)、成本预测与控制模型(机器学习算法)、成本分析报告撰写,融入绿色成本核算(如碳成本计量)等前沿内容。通过“理论建模+系统实操”(如用友NC成本管理模块),培养学生数字思维与成本优化能力,解决企业智能化转型中的成本管理难题。
7.企业数字化经营管理与决策:构建“业务-财税-数据-决策”跨学科体系,通过沙盘对抗、仿真模拟等形式,训练学生运用数字技术(如BI工具、预测模型)完成企业战略规划、财务决策与风险控制。采用“沙盘实战+校企双导师”模式,学生需组建跨专业团队完成企业全周期经营决策,强化战略思维与团队协作能力,对接业财融合项目经理等岗位需求。
专业负责人:连华
审 核 人:连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