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4日至27日,山东农业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王翠、高玉珍两位教师赴韩国大田(Daejeon)参加国际医学影像计算领域顶级会议 MICCAI 2025(Medical Image Computing and Computer-Assisted Intervention),并在其专题研讨会 GRAIL(GRaphs in biomedicAl Image anaLysis)上作学术报告,会上两位教师展示了在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刘明霞教授课题组访学期间取得的重要科研成果。此次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学校的大力支持与刘明霞教授的悉心指导。

国际顶级会议展示科研成果
MICCAI 是医学影像计算与计算机辅助手术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国际会议之一,由国际医学影像计算学会主办,每年汇聚全球顶尖科研机构与高校学者,共同探讨人工智能在医学影像、神经科学及临床诊断中的前沿进展。GRAIL Workshop 聚焦“图结构方法在生物医学图像分析中的应用”, 旨在推动图结构方法和图神经网络在生物医学图像分析中的应用,提升多模态、多尺度数据的建模能力与临床可解释性。

在本次会议中,王翠老师报告的论文题为《Prompt-Driven Multi-View Representation Learning for Clinical Progression Prediction of Significant Memory Concern》。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提示学习(Prompt Learning)的多视角表征模型,针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早期诊断中MRI影像跨域差异的问题,设计了多视角特征融合与自适应机制,在多源数据集上显著提升了分类精度与模型鲁棒性。
高玉珍老师报告的论文题为《Improving Late-Life Depression Analysis with Collaborative Domain Adaptation: Learning from Heterogeneous Structural MRI》。研究创新性地引入协同领域自适应(Collaborative Domain Adaptation)框架,用于老年抑郁症结构MRI影像分析,有效提高了模型在异质数据条件下的泛化性能,为情绪障碍类疾病的智能诊断提供了新思路。
拓展国际视野,强化科研合作
在会议期间,两位教师积极与来自美国、欧洲及亚洲多国的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交流,就无监督领域适应、多模态影像融合及人工智能临床转化等前沿问题展开研讨,进一步拓展了国际合作与科研视野。
此次两篇论文被MICCAI 2025 Workshop录用并进行报告,充分展示了我校教师在人工智能与医学影像交叉研究领域的科研实力与国际影响力。这一成果的取得,得益于学校对教师海外访学、科研创新与国际合作项目的高度重视和有力支持,也体现了我校在科研国际化与高水平学术交流方面的持续进步。
责编:王翠,高玉珍;一审:赵丛楠;二审:宋霞;三审:许武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