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史沿革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前身是系统工程系,始建于1986年5月,2005年1月5日,更名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2013年4月17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更名为信息科学与工程系;2016年9月29日,信息科学与工程系更名为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二)发展概况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现有教职工65人,其中辅导员7人,实验室管理人员2人,高级职称教师30人,硕士、博士学位教师62人,“双师型”教师41人。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设有物联网工程、信息安全和人工智能3个本科专业,软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2个专科专业,其中物联网工程为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培育专业和山东省一流建设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学院具有功能完备的实验实训条件,建有物联网工程、信息安全、人工智能、软件技术等专业实验室,与浪潮软件等多家企业产学研合作,为学生提供先进良好的实习实训条件。学院注重科研与创新,建有山东省大数据发展创新平台(大数据创新人才实训基地)、山东省数据开放创新应用实验室和广西地标作物大数据工程技术中心(共建)3个省级科研平台,以及农林大数据工程技术中心和农业物联网创新研究院等多个校级科研平台。
近年来主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厅级科研项目28项、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25项、校级科研项目22项;省厅级获奖7项,校级获奖3项;编写教材14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63篇,中文核心2篇,SCI、EI、CSSCI等收录41篇。学生获立项大创项目16项,获学科竞赛国家级奖项20余项、省级奖项200多项。近年来毕业生考研录取率稳步提升,录取院校包括山东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大学、东北电力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齐鲁工业大学等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