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叶飘香迎端午,文化交融情谊长。5月30日上午,山东农业工程学院淄博校区第二餐厅粽香四溢,一场以“粽香传情,文化共融”为主题的端午节活动在此热烈开展。来自蒙古、也门、摩洛哥、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尼日利亚、巴基斯坦、印度和马达加斯加等国的 40 余名国际学生,携手本校中国学生,共同沉浸在这场充满传统韵味与文化交流的端午盛宴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活动在悠扬的古风音乐与大屏幕播放的端午文化短片中拉开序幕。主持人热情洋溢地介绍活动目的与流程,生动讲述了端午节的起源与习俗,从屈原投江的动人传说到龙舟竞渡、挂艾草、戴五彩绳、佩香囊的传统民俗,将现场师生带入了深厚的端午文化氛围之中。

紧接着,包粽子环节正式开启。中国师生走上前,化身“文化导师”与“手艺达人”,一边手持粽叶、糯米与馅料,一边用中英双语详细讲解甜粽的制作方法。国际学生们围聚在一起,好奇地观察学习,眼中满是对这门传统手艺的期待。现场创意迸发,三角形、四角形形状的粽子层出不穷,欢声笑语此起彼伏。随着主持人宣布“最美巧手粽”评选开始,计时声响起,各组同学全神贯注投入最后的比拼。经过激烈角逐,一组造型精美、做工紧实的粽子脱颖而出,赢得了全场的掌声及端午香囊这一特别奖励。全体国际学生手持自己的“劳动成果”,在镜头前展露笑颜,定格下这充满成就感与欢乐的美好瞬间。

在等待粽子煮熟的间隙,丰富多彩的互动环节接连登场。端午开场舞蹈及歌曲视频在大屏幕播放,灵动的舞姿、欢快的旋律瞬间点燃现场热情。工作人员穿梭其中,为每位师生送上端午五彩绳,五彩丝线在腕间缠绕,传递着吉祥安康的美好祝愿。诗词朗诵环节中,中外学生纷纷踊跃上台。首先是中国同学以铿锵有力、饱含深情的朗诵,展现出中华诗词的磅礴气势;来自不同国家的国际学生,尽管发音还带着些许异域腔调,但他们专注的神情与真挚的情感,赢得了现场阵阵热烈掌声。击鼓传花游戏更是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现场喝彩声、欢笑声经久不息。

临近正午,热气腾腾的粽子新鲜出炉。当一盘盘裹着翠绿粽叶、散发诱人香气的粽子端上桌,中外学生迫不及待解开粽叶,品尝自己亲手包制的美味,软糯香甜的口感让大家赞不绝口。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美食,交流着活动中的趣事与对端午节的新认识,其乐融融。

此次端午节活动,是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推动中外文化交流的生动实践。它不仅让国际学生沉浸式体验了中国传统节日的魅力,加深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热爱,更搭建起了中外学生沟通互动的桥梁,促进了多元文化的碰撞与融合。随着活动在欢声笑语中落下帷幕,这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探索热情与中外友谊的种子,已深深扎根在每位参与者心中,未来必将持续生长,为校园文化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书写更多文化共融的美好篇章。
(撰稿人:柳风;审核人:门辉华;终审:门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