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2024级测绘工程专业69名学生在肥城市开展《农业工程训练与劳动教育》课程实践。此次实践以“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赋能泰山区域生态绿化”为主题,由国测学院联合合作企业共同开展。张忠峰院长出席实践启动活动,专业教师及企业代表全程参与,通过“技术实践+劳动落地”模式,为学科人才培养与区域生态发展注入新动能。
实践期间,学生团队围绕“数据获取—模型构建—生态应用”展开系列工作。在技术实操环节,同学们分工协作操控无人机完成航空摄影,获取高分辨率影像数据后精准布设像控点。面对野外环境中影像拼接偏差、数据冗余等问题,各小组在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指导下研讨优化方案,反复调整参数、完善数据处理流程,最终构建出精度达厘米级的泰山区域局部三维模型,为后续生态绿化规划提供了数据支撑。

技术成果落地环节,实践转入植树护坡行动。同学们携带工具前往指定山坡区域,严格遵循“深坑、扶正、踩实、浇水”标准流程种植树苗。结合前期测绘的地形数据,在保障树苗稳固生长的同时,最大化发挥其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的作用。
此次实践活动实现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深度融合,不仅提升了学生专业技能与团队协作能力,更让学生在劳动中深刻体会到测绘技术对生态绿色发展的支撑作用,为我院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与学科建设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撰稿:张轶;初审:尉辉;终审:张忠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