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国土资源与测绘工程学院已有40余年办学历史,其前身为1984年组建的农业生产管理系,2005年更名为土地资源与房地产管理系,2013年设立国土资源与测绘工程系,2016年正式定名为国土资源与测绘工程学院。

学院目前设有土地资源管理、测绘工程、工程造价、遥感科学与技术、土地整治工程、智能建造六个本科专业,以及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一个专科专业(2025年暂停招生)。其中,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山东省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发展支持计划资助专业;工程造价专业为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本科专业建设点。各专业特色鲜明、目标明确,致力于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77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20人。具有硕士学位以上教师55人,其中博士17人,外籍教师1人。享受山东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贴1人,淄博市精英人才8人,39名教师拥有执业资格证书,包括全国土地估价师、房地产估价师、注册测绘师、造价工程师等,涵盖土地估价、房地产估价、测绘、工程造价等多个领域;33名教师具有行业企业实践经验,双师双能教师37人,占比48.68%。此外,学院还聘请多名行业企业一线专家承担理论与实践教学任务。

在教学方面,学院成果丰硕。专业建设上,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于2015年获得山东省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发展支持计划资助,2019年被评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工程造价专业于2016年获批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本科专业建设点。课程建设上,土地估价课程、建设用地管理能力课程群获评“省级精品课程”;乡村振兴样板村数字化测绘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获评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及山东省一流实验课程;三维实景下的村庄规划编制虚拟仿真实验和建筑与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两门课程获评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此外,学院近五年荣获省级青年教师教学比赛奖项4项、省级教学创新比赛奖项2项;拥有校级名专业、特色专业、重点专业各1个,另有“校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校级精品课程10门、名课程7门;获省级教学研究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学院科研成果不断累积。年来,承担省级及厅级纵向项目40余项、横向项目60余项、国家外国专家项目1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授权专利40余项。学院积极搭建科研平台,建有7个校级科研平台和6个专家大院。多项科研成果荣获“中国林业产业创新奖”、“中国商业联合会服务业科技创新奖”、“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山东省自然资源科学技术奖”、“中国发明创业奖创新奖”、“山东发明创业奖”等奖项。

学院实训条件优越,建有9个实验室单位,包含22个专业实验室,配备GNSS接收机、全站仪、多旋翼无人机、三维激光扫描仪、地物光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GTJ、GCCP等先进仪器设备和专业软件,总价值达980余万元,可充分满足各专业教学与科研需求。同时,学院与山东省国土测绘院、山东兴润园林生态股份有限公司、海逸恒安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等20多家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采用“项目驱动、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学院注重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以多样化学生社团为依托,构建“文体润心+技术赋能”的双轮驱动模式。梦想音乐社、酷动体育等文体类社团通过组织赛事活动、开展团体训练,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模立方BIM社团、无人机协会、星火创新职涯社等技术型社团聚焦专业实践领域,以项目实战、技能竞赛为载体,强化学生的技术应用与创新能力。近三年来,获得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等综合类竞赛省级奖项17项,获得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国际高校BIM毕业设计创新大赛等专业类竞赛国家级奖项102项、省级奖项218项,多个社会实践团队获评“省级优秀社会实践团队”。

国土资源与测绘工程学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质量立院、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不断提升教学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当下,学院正以学校申硕工作为关键契机,全力打造一流专业、精品课程、高水平科研成果、国家级赛事顶尖奖项等标志性成果。今后,学院将继续深化与国内外高校和企业的合作交流,拓展发展空间,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