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测学院院长张忠峰带领河道生态修复与智慧管理关键技术研究团队部分成员赴山东泰安,对开展中的“鲁中地区河道生态修复与智慧管理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进行阶段性实施活动。本次活动旨在科学规范项目实施,并着力推动智慧管理技术在河道生态保护领域的深化应用,为区域生态治理提供科技支撑。


在项目现场,张忠峰院长听取了相关负责人对项目实施进展的汇报。随后,团队成员结合无人机等先进技术手段,对项目区内植被的生长状况、空间分布特点以及不同植物种类的适应性表现等进行了精准、高效地监测。张忠峰院长就团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植物群落的空间监测和管理表示肯定,并强调现代信息技术在河道生态修复项目实施及管理中的重要性。

项目实施期间,张忠峰院长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深入讲解了河道生态修复中植物筛选、配置及高效种植的要点,并对项目区内乔、灌、草多层次植物群落配置方案进行了优化。他强调:“科学合理的植物配置是河道生态修复成功的基石,直接决定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长效性。”研究团队还就后续河道植物的科学养护措施开发、智能监测及智慧管理平台搭建等关键环节进行了深入讨论。


此次集中课题实施过程,不仅为“鲁中地区河道生态修复与智慧管理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也为肥城市河道生态修复工作的科学化、精准化、智慧化开展注入了新的技术活力。张忠峰院长强调,国测学院将持续发挥自身在测绘、生态修复、土地资源管理等领域的优势,加强与地方的合作,持续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推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贡献智慧与力量。
撰稿:摄晓燕;初审:尉辉;终审:张忠峰